海信系成功夺取科林电气控制权:一场长达数月的“马拉松式”董事会战
元描述: 海信系与石家庄国投围绕科林电气控制权展开数月争夺,最终海信系以4比3的董事会席位优势成功夺权。这场“马拉松式”的股东大会历时近两天,刷新了A股上市公司纪录。本文将深入解析这场控制权之争的来龙去脉,以及海信系未来将如何整合科林电气。
引言:
“海信系”与石家庄国投之间的“终极之战”终于落下帷幕。8月30日,科林电气(603050.SH)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这场关乎公司控制权的“大戏”上演了一场“马拉松式”的投票表决,最终,海信系以微弱优势成功夺权。这场旷日持久的争夺战,不仅是两方势力角力的结果,更体现出A股市场上“资本游戏”的残酷性。那么,这场“终极之战”的战况到底如何?海信系将如何整合科林电气?本文将为您揭开谜底。
海信系掌控科林电气:一场“马拉松式”股东大会的胜利
这场史无前例的股东大会,堪称A股史上最长的股东大会,历时近两天,刷新了A股上市公司纪录。这场“马拉松式”的股东大会,不仅见证了海信系与石家庄国投之间的针锋相对,更体现出双方对公司控制权的势在必得。
从一开始,双方就展现出剑拔弩张的气氛。海信网能一方代表在进入会场时与科林电气工作人员发生了多次争执,会议一度因为统计到场股东合计持票情况花费近一小时时间。
争夺焦点: 投票过程中的授权范围问题成为了双方争论的焦点。海信网能此前公开征集的投票权在非独立董事投票上集中投给了陈维强、史文伯两位候选人,但见证律师认为部分授权股东授权范围是将票投给陈维强、史文伯、吴象松三位候选人,导致海信网能被授权的部分投票情况与授权范围不符。
最终结果: 经过近两天的“鏖战”,最终,海信网能一方的陈维强、史文伯,以及石家庄国投一方的秘勇、王永当选非独立董事;海信网能一方的刘欢、钟耕深,以及石家庄国投一方的王凡林当选独立董事,最终海信网能以4比3的优势获得了董事会多数席位。
从“偷袭”到夺权:数月争夺战的来龙去脉
这场控制权之争,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从今年3月开始,经历了数月的“拉锯战”。
“偷袭”: 今年3月,科林电气副董事长李砚如、董事兼总经理屈国旺将持有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19%转让给海信网能,并将其持有的剩余股份委托给海信网能行使。这一举动令科林电气董事长张成锁措手不及,他认为海信系的行动犹如“野蛮人的偷袭”。
反击: 张成锁与包括邱士勇在内的三位高管组成联盟,合计持有科林电气17.46%的股权,试图抵挡海信系的“入侵”。
“大招”: 5月,海信网能以33元/股的高价发起要约收购,试图收购科林电气20%的股份。
结盟: 张成锁与石家庄国投及多名高管缔结一致行动协议,持股比例达到29.51%,阻止了海信系的“野蛮入侵”,并使石家庄国投成为科林电气的实控人。
最终胜负: 7月,海信网能要约收购成功,持有科林电气44.51%的表决权,为最终夺权奠定了基础。
海信系未来规划:整合科林电气,共谋发展
海信系成功夺权后,如何整合科林电气,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整合资源: 海信网能计划将利用海信集团在储能温控、软件、电力电子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以及研发平台、供应链平台、人才机制、全球营销渠道等资源,帮助科林电气拓展海外业务,提升公司价值。
员工稳定: 海信网能表示将保持科林电气员工队伍稳定性,强化激励机制建设,提升员工待遇。
共谋发展: 海信网能承诺将与各方团结合作,以所有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共同努力,将科林电气做大做强。
常见问题解答
1. 海信系为何要夺取科林电气控制权?
海信系希望利用科林电气在储能领域的优势,拓展其在能源领域的布局,并借助科林电气的平台,将海信集团的资源和技术优势进行整合和输出。
2. 石家庄国投为何会失败?
石家庄国投的持股比例虽然较高,但最终仍然败给了海信系,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海信网能以高价收购了部分中小股东的股份,二是海信系拥有更强大的资源优势和更清晰的未来发展规划。
3. 科林电气未来会如何发展?
海信系计划将科林电气打造成其在储能领域的战略支点,并利用海信集团的资源优势,帮助科林电气拓展海外业务,提升竞争力。
4. 海信系是否会对科林电气的员工进行大规模裁员?
海信网能表示将保持科林电气员工队伍稳定性,强化激励机制建设,并持续提升员工待遇。
5. 海信系夺取科林电气控制权会对行业产生什么影响?
海信系成功夺取科林电气控制权,将进一步加速储能行业的整合,并推动储能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6. 海信系与石家庄国投之间的争夺战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
这场控制权之争提醒投资者,在投资时要关注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管理层变化,并及时做出投资决策,以规避风险。
结论
海信系成功夺取科林电气控制权,标志着这场持续数月的“马拉松式”争夺战落下帷幕。这场“终极之战”不仅是两方势力角力的结果,更体现出A股市场上“资本游戏”的残酷性。海信系将如何整合科林电气,并将其打造成其在储能领域的战略支点,值得我们持续关注。这场控制权之争,也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在投资时要关注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管理层变化,并及时做出投资决策,以规避风险。